東北二人轉起源于中原的“蓮花落”
      始于宋形于明而盛於清的“蓮花落”,又稱落離蓮或搖錢樹,當地稱瞎子戲,是當時盲人乞丐行討而唱的民間曲藝。其內容多為勸世文,以揚善懲惡,吉祥納福為主。用方言說唱,委婉動人,通俗易懂,生動風趣,具有寓教於樂,淳化民風之功能,在廬陵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是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點專案。日前,經省專家論證後上報文化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由於種種原因,新幹“蓮花落”瀕危,現代人知之甚少。1月12日,記者來到新幹縣,就此民間曲藝瑰寶採訪有關人士。
    
  何為新幹“蓮花落”? 
    
  今年65歲的傅正生曾任新幹縣文化館副館長,是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員、江西省群眾文化學會會員。和記者談起新幹“蓮花落”,這位從事文化工作達38年的老先生始終充滿感情。何為“蓮花落”?傅正生找來一根樹枝,上面紮上一些紅紙,一邊搖動一邊說,其實“蓮花落”就是當地稱的瞎子戲,歷史上均為盲人乞丐行討而唱的戲文,內容主要為勸世文,揚善懲惡,因果報應,拜求施捨,吉祥口彩。因盲人拜佛從善,而蓮花又是佛教的象徵,盲人演唱時大都是兩人一伍,一唱一幫,各手執一常青樹枝,上綴許多紅色紙花,為“蓮花”狀,枝丫間用線串明錢,用於搖動,“嗦,嗦”作響,助打節拍,故名“蓮花落”,也稱落離蓮或搖錢樹。久而久之,人們只曉得瞎子戲而忘了曲種原名“蓮花落”。為忌諱瞎子,斯文一點的人就改稱為光子戲,因此,“蓮花落”又有“光子戲”之名。 
    
  獨樹一幟方言唱
    
  “竹龍又替水龍船,鬥巧爭奇色色鮮,笑煞城東王老爺,聽人齊唱落離蓮。”傅正生翻開清代同治版《新淦縣誌》,朗讀這首詩後告訴記者,詩裡的“落離蓮”即“蓮花落”。縣誌還記載了新幹“蓮花落”可上溯至宋朝,形于明盛於清。傅正生說,其實“蓮花落”自古就在全國流傳,北方的“二人傳”就是從“蓮花落”演變過來的。江西“蓮花落”在歷史上影響很大,主要分佈在贛南、吉安、新幹、萬安、萍鄉、宜春、鄱陽、九江、鷹潭、景德鎮、撫州等地,尤以新幹為典型代表。 
    
  新幹“蓮花落”從清末開始廣為流傳,出現了專門從事唱戲文的敘事性“蓮花落”的職業盲藝人,演唱民間故事。其形式也在原來單曲清唱或兩人對唱的基礎上,變走唱為坐唱,由“耍花棍”發展成有胡琴、板鼓伴奏,相容“說書”的一種演藝形式。這些盲藝人不僅走村穿巷,而且步入了縣城的茶樓、酒樓賣藝演唱,並逐步形成了盲人曲藝組織——“行會”。以“八仙掛圖”作為祖師供奉,訂規立矩,收徒傳藝,相繼出現了金川鎮水磨上朝村帥有輝、瓦橋翠湖村張道龍(小名張生根仔)、神政橋鄉羅家坊易坑村熊繼生和界埠鄉黃家村黃寶蓀等“名角”。此外,神政橋鄉松溪村陳連添(又名陳蠢子)等20多個主要盲藝人也十分活躍,演技甚佳。
     
  新幹“蓮花落”以“曲藝本調”、“曲藝哭調”為主要曲牌,同時吸收了民間小調,採茶戲音樂,唱腔婉轉、流暢,善於敘事,宜於抒情,且用方言說唱,加之拍擊胸、肚、臂、腿,通俗易懂,生動風趣,引人入勝,特別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其傳統曲目有《天寶圖》、《絲帶記》、《羅帕寶》等。建國後創作並演唱的主要曲目有《老虎村》、《劉二娃》、《血淚仇》等。

    ●一
   
  太原蓮花落,是一種說唱兼有的曲藝藝術。表演者多為一人,自說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所謂七件子乃是分執於兩手的竹板,因其右手所執兩片大竹板,左手所執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說唱之詞則隨著板眼節奏進行表演。所以,俗稱此為“七件子”。
    
  至於蓮花落的說唱詞,基本上是七言四句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來合轍入韻。表演之時,先扣大竹板,間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後,開始說唱,以唱為主,間以夾白,邊唱邊說,抑揚頓挫,尾音稍長,頗合當地人的口胃。
    
  太原蓮花落的傳統曲目,多為勝炙人口的歷史故事,當地人熟悉的民間傳說。長篇的有《五女興唐傳》、《萬花樓》和《呼延慶打擂》;短篇的有《小倆口打架》、《小寡婦上新墳》和《夫妻格水》等等。
    
  時下的太原蓮花落,不僅有七件子伴奏,而且發展到絃樂器和打擊樂器伴奏。主要樂器有三弦、揚琴、二胡、木魚等。當年的蓮花落極不注重表演,僅是邊說邊唱。這是因其早年為街道表演的形式所決定。自從解放搬上舞臺後,已經注重於身段和動作的表演,與昔日不可同日而語。
    
  太原蓮花樂作為省城太原惟一的地方曲種,植根于晉陽大地,流傳於城市鄉村,它那雅俗共賞、妙語珠連、膾炙人口的藝術魅力傾倒了無數的男女老少。四十年來,它不僅以濃郁的太原方言與傳統的晉唐文化躋身于中華古老民族文化的大花園中,而且其藝術奇葩的燦爛光彩再現了黃河文化雄渾古風。無獨有偶,它的產生與發展與一位土生土長的太原傳奇人物曹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讓我們一起順著時間長河的上游去探究一番吧!
    
  1995年,曹強晉京參加演出,太原蓮花樂獲得極大的成功,在太原文藝界引起震撼。2002年,在晉、冀、魯、豫“山河杯”曲藝大賽中,曹強被授予“終身成就獎”,他的事蹟輯入《中國文藝家傳集》、《中國民間名人錄》、《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專家大辭典》、《山西文學藝術界人才錄》中,獲得了極高的聲譽。1990年,江澤民總書記來太原視察工作,在南宮觀看了曹強演的《看車禍》等曲目,演出結束後接見曹強,並與他親切握手,連說:“你演得真好!真好!”曹強問:“太原話聽得懂嗎?”總書記連說:“聽得懂!聽得懂!每個字都能聽懂。”
    
  ●二
    
  蓮花落流行於京、津、河北等地。 一作蓮花樂,源于唐、五代時的“散花樂”,最早為僧侶募化時所唱的宣傳佛教教義的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民間。清乾隆以後,出現了職業藝人,同時滿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愛好者,遂與民間流行的另一藝術形式“十不閑”合流,成為民間花會形式之一“天平會”,曲種名為“十不閑蓮花落”,又稱“十不閑”或“蓮花落”。內容多為寫景抒情和演述民間故事的俗曲。演出時,先由全體人員敲擊十不閑的打擊樂器,做舞蹈動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調,做為序曲,然後演唱蓮花落節目。
    
  演出形式有單曲、彩唱兩種。單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詞採用敘述體;彩唱是由歌者二、三人,分飾為旦、醜兩種角色,分包趕角,略如戲曲,重插科打諢,以資笑樂。
    
  蓮花落在民間,由於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的形式不同而有派別之分。凡是子弟票友所演唱的組織,稱為“清門”;而職業藝人的班社則稱為“渾門”。這兩派又統稱“小口蓮花落”,以別于乞丐所唱的“大口落子”或“大板落子”。
    
  蓮花落的曲調比較簡單,只有上下句。 常用板眼有“慢三眼”、“垛板”、“散板”等。 腔調有“平調”、“悲調”之分,另外有“哭柳”、“雲裡翻”、“海底撈月”等特定曲調。通常一段唱腔開始時,必先有一“摔鬥”,也叫“喊落”。清末民初的蓮花落著名藝人有抓髻趙、奎星垣等。 
    
  太原蓮花落流行於太原、晉中、呂梁各縣。
    
  蓮花落,北方民間曲種之一。唐宋時已形成,名為“蓮花樂”,《辭源》引《續傳燈錄》有“一日,聞丐者唱蓮花樂”之語。元代以後,民間多稱為“蓮花落”,俗稱“落子”。清代張燾《津門雜記》即雲:“北方之唱蓮花落者,謂之落子,即如南之花鼓戲也。” 
    
  蓮花落源于唐、五代時的“散花樂”,最初是僧侶雲遊、募化時誦唱的宣傳佛教教義的警世歌曲。後來,大量僧侶因禁佛事件還俗,遂將此曲傳入民間。唐武宗在位僅6年,就連續4年大舉禁佛,共拆寺廟4600餘所,還俗僧尼26萬餘人。五代時,後周世宗(亦在位6年)於顯德二年(955)禁佛,廢寺3336所。此後,中國北方的佛教日益衰落,而南方佛教仍繼續發展。北方大批僧尼流落民間,淪為乞丐,故《中國大百科全書?曲藝》稱,蓮花落于“宋代開始流行民間,為丐者乞討時所唱,多以因果報應為內容。”這也是蓮花落成為北方曲藝品種的歷史原因。
    
  蓮花落在宋代後流布甚廣,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均有流傳。山西蓮花落產生年代缺少確鑿證據,有學者認為清道光年間由河南難民傳入山西晉中,與當地方言、風俗融合,遂產生了晉中蓮花落,流行於晉中、太原以及呂梁各縣。20世紀四五十年代,晉中蓮花落突出的代表藝人是李連根。約民國年間,又有山西左雲蓮花落產生,流行於大同、內蒙古等地。太原蓮花落的產生雖然較晚,但經歷非凡。20世紀60年代,晉中蓮花落藝人年邁,棄藝務農,傳承乏人,瀕臨滅絕。太原市曲藝聯合會青年相聲演員曹強選中了蓮花落這一曲藝發展方向,登門拜師,向李連根學習晉中蓮花落的表演技藝。同時,挖掘整理出一批晉中蓮花落段子。在此基礎上,曹強以太原方言開始改造晉中蓮花落,為了使這一民間藝術被廣大群眾認可,曹強堅持以現實生活為創作題材,從唱腔、語言、句式、板式等方面不斷改進、創新,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將它定名為“太原蓮花落”。
    
  太原蓮花落以竹板擊節,無須其他樂器伴奏,唱腔為段落體。每段開頭和結尾用唱腔,中間用韻白或道白敘述故事情節,尤以摹擬人物言行見長,活靈活現,使人如臨其境。尾句唱腔用抖“包袱”形式結束,畫龍點睛,妙趣橫生。說唱語言多用太原方言,極富生活氣息,斟詞酌句幽默別致。許多膾炙人口的曲目成為太原人一時的熱門話題,並在城鎮中廣為流傳。但是要用方言講,那個味道才能真正的表現出來。
 
 
東方印象(eastimpression.com),中國元素產品購物網,專為鍾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士精心打造,以中國元素產品為承載,或自我樂享,或禮尚往來,盡顯獨特的東方人文氣韻。最美印象,就在東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