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錢究竟是什麼“錢”?
     “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這是清代文人吳曼雲的一首題為《壓歲錢》的七絕詩。意思是說,壓歲錢是百十銅錢用彩線串連起來的,它牽繫著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過年時所需的東西。其實,壓歲錢含義和作用並非如此簡單。那麼,壓歲錢究竟是什麼“錢”呢? 

  據清代文人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記載,“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 

  古代時,每逢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而這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這種壓歲錢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孩子的床腳。還有一種最常見的壓歲錢,就是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漢代特製的壓歲錢。 

  最早的壓歲錢始於漢代。最早的壓歲錢也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種錢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是為了佩帶玩賞而專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這種錢幣形式的佩帶物品最早是在漢代出現的,有的正面鑄有錢幣上的文字和各種吉祥語,如“千秋萬歲”、“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鑄有各種圖案,如龍鳳、龜蛇、雙魚、鬥劍、星斗等。 

  ?唐代開元通寶。 

  到了唐朝時,宮廷裡春日散錢之風盛行。當時春節是“立春日”,是宮內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間並沒有這一習俗。《資治通鑒》第二十六卷記載了楊貴妃生子,“玄宗親往視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之事。這裡說的洗兒錢除了賀喜外,更重要的意義是長輩給新生兒的避邪去魔的護身符。 

  ?宋代通寶。 

  宋元以後,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稱為春節。不少原來屬於立春日的風俗也移到了春節。春日散錢的風俗就演變成為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正如《燕京歲時記》記載的那樣: “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 

  ?清代咸豐重寶。 

  ?民國一百文銅元。 

  明清時期,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著賜給孩子。民國以後,則演變為用紅紙包一百文銅元,其寓義為“長命百歲”,給已經成年的晚輩壓歲錢,紅紙裡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徵著“財源茂盛”、“一本萬利”。貨幣改為鈔票後,家長們喜歡選用號碼相聯的新鈔票賜給孩子們,因為“聯”與“連”諧音,預示著後代“連連發財”、“連連高升”。 

  ?現代百元大鈔。 

  到了1949年,那會兒要是有福氣收到一百塊的壓歲錢。這聽起來倒是挺唬人的,其實當時的一百塊跟今天的一分錢差不多,也就能買倆沒有什麼包裝的糖球兒。 

  五十年代時,幣制改了,壓歲錢於是也就開始五分、一毛地給,還得磕響頭作畢恭畢敬狀才拿得到呢!不過,那也“樂得屁顛兒屁顛兒的”,合作社買小炮兒買零食去!一路那錢被死攥在手裡直到捂出汗來,藏來藏去藏丟了的倒楣事也常有,那種痛心跟今天在股市割肉沒什麼兩樣兒。 

  六十年代,壓歲錢的行情見漲,也就兩毛五毛的,錢一到手,眼前就是小人書、小炮兒、大米花兒。 

  七十年代,春節拜年磕頭的孩子,收個五塊十塊的壓歲錢不成問題。 

  八十年代,錢多了,反而不太興給壓歲錢了。平時的零花錢把壓歲錢給比下去了。 

  九十年代,孩子成稀罕物兒了,身不動膀不搖地就能得個成百上千塊。不過再也不擱手裡攥著了,都讓爹媽代管了。 

  到了二十一世紀,壓歲錢瘋漲了起來,成百上千塊已經不適應新世紀的經濟形勢了。而且壓歲錢也不由爹媽代管了,成為孩子自由支配的財產。 

  壓歲錢的風俗源遠流長,它代表著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它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東方印象(eastimpression.com),中國元素產品購物網,專為鍾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士精心打造,以中國元素產品為承載,或自我樂享,或禮尚往來,盡顯獨特的東方人文氣韻。最美印象,就在東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