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女膜悲喜劇
  古代醫學遠遠比不上現在發達,可供借助的醫療器械在中醫世界中又是少之又少。因此,現代人很容易做到的處女膜修補術,在古人的世界中真是連想都不敢想。 

  古人對於處女的嗜好無以復加,這在文藝作品中常有體現。對處女膜的檢驗也非常嚴格,是在新郎新娘的臥榻上鋪一塊白布,新婚之夜行房完畢,白布見紅方可證明新娘為處女,如果未見紅,麻煩可就大了,新娘將面臨被拷問的命運,甚至一生不得翻身。如果新娘真的在婚前有過性行為那倒罷了,要是沒有過,實在是一生的冤案。 

  王實甫的《西廂記》中有這樣的描寫:張生與崔鶯鶯初行房事後,看著落紅斑斑的手帕,充滿自得地唱道:“春羅元瑩白,早見紅香點嫩色。”他獲得了佔有處女的初夜權,因而自鳴得意、自我炫耀,而此時的崔鶯鶯也表現了對男子處女嗜好的認同,將處女之貞看作是自己的全部價值所在,她說:“妾千金之軀,一旦去之,此身皆托與足下,勿以它日見棄,使妾有白頭之歎。” 

  清朝采蘅子所著《蟲鳴漫錄》記載了某十二三歲幼女,穿著一條開了襠的破褲子,和小夥伴一起玩,忽然看見一個鋤頭,便兩腿騎在鋤柄上,顛簸著玩,玩了一會又跑到別處去了。一個老頭兒看見鋤柄上有鮮血縷縷,知道是這個小女孩的處女膜破裂所致之“落紅”,便把鋤頭撿起來,偷偷收藏在一邊。後來這個女子出嫁了,丈夫看不見落紅,自然懷疑其不貞,任新娘百般解釋自己是少女之軀,無奈丈夫就是不信,想要休掉這女子。事情鬧大了,那老頭兒聽說之後拿著鋤頭就跑了過來,人證物證俱在,一場冤案得以昭雪。否則,那女子要尋短見也未可知。 

  在世人競尚處女、再婚婦為人所不齒的清代,竟有人針鋒相對地提出“不娶處子”的主張,他便是胡書巢。大學問家袁枚稱讚他為“以為非處子則不為天下先之戒”,並在致胡書巢的信中批評嗜好處女之風俗:“以為非處子則不貞耶?不知豫讓遇智伯便成烈士,文君嫁相如便偕白頭,責報於人,先是問施者何如耳。以為非處子則不潔耶?不知八珍具而廚者先嘗,大廈成而匠人先坐,嫠也何害?”袁枚先生這種大膽的反潮流思想,即便在今天,也堪稱高論。
 
 
東方印象(eastimpression.com),中國元素產品購物網,專為鍾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士精心打造,以中國元素產品為承載,或自我樂享,或禮尚往來,盡顯獨特的東方人文氣韻。最美印象,就在東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