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直譯自英文的grass roots。有人認為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同政府或決策者相對的勢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階層相對應的弱勢階層。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辭典》把 grass roots單列為一個詞條,釋義是①群眾的,基層的;②鄉村地區的;③基礎的;根本的。如果把詞目與釋義互換,即把“草根×”或“草根××”中的“草根” 換成這幾個義項,有的換得成,有的換不成。 比如:草根名角兒郭德綱
所以“草根文化”也就是平民文化,大眾文化等等。。。但從各種文章來看,實際應用中的“草根文化”的含義遠比以上的解釋來得豐富。
草根(grass roots)一說,始於19世紀美國,彼時美國正浸于掏金狂潮,當時盛傳,山脈土壤表層草根生長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蘊藏著黃金。後來“草根”一說引入社會學領域 ,“草根”就被賦予了“基層民眾”的內涵。
“草根”的說法產生於十九世紀美國尋金熱流行期間,盛傳有些山脈土壤表層、草根生長的地方就蘊藏黃金。英文grass roots。單列為一個詞條,釋義是①群眾的,基層的;②鄉村地區的;③基礎的;根本的。
“草根”,在廣義上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和政府或者決策者相對的勢力;這層含義和意識形態聯繫緊密一些。我們平常說到的一些民間組織,非政府組織等等一般都可以看作是“草根階層”。有學者就把非政府組織(也稱為非官方組織,即N.G.O)稱作草根性人民組織。另一種含義就是和主流的或者說是精英的文化、階層相對應弱勢階層活動力量。比如一些不太受到重視的民間、小市民的文化、習俗或活動等等。例如在臺灣民進黨的行動綱領中,有一條是這樣表述的:“文化鼓勵草根文化,維護文化財產及民間技藝,加強巡迴展覽演奏,平衡城鄉文化發展。”
“草根”在網路和現實中的解釋,可以說很全面的。每一篇都談到了“草根”,以及對其的來源,英語、漢語的解釋,也都承認最早是流行於美國,而後在80年代傳入中國,又被賦予了更深的含義。在各領域都有其對應的詞語。正如DoNews.com創建者劉韌在其博客《草根的感激》中說的一樣“草根是相對的。有一種說法叫“合群之草,才有力量。”這句話有兩種解釋,第一就是不要孤芳自賞,要主動合作。第二人多力量大,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一顆草是永遠也長不成參天大樹的。
近來文化研究,學人多有引用“草根”一說者。野草因其平凡而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野草是陽光、水和土壤共同創造的生命;野草看似散漫無羈,但卻生生息息,綿綿不絕;野草永遠不會長成參天大樹,但野草卻因植根於大地而獲得永生。
野草賦有民眾精神,它甚至於帶著頑固的人性弱點,草根性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獨立性
所謂“草根化”也就是平民化,大眾化等等,但從各種文章來看,實際應用中的“草根化”的含義遠比以上的解釋來得豐富。 草根和有權無權,地位高下沒有關係。 它具備兩個特點:一,頑強, 應該是代表一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生命力;二,廣泛。遍佈每一個角落。照此推理,我們每一個在自己鍵盤上堅持更新的Blogger應該都是草根。網路業應該是一種草根文化。
現在博客就是一種典型的草根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