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陶
    釉陶是表面施釉的陶器,凡是釉裡含銅,燒出來就呈現綠色;凡是釉裡含鐵,燒出來就呈現黃色。掛釉可保護器胎,且起裝飾作用。古代的西亞、埃及、歐洲有鉛釉或錫釉陶器,歐洲有的錫釉陶器上還有彩繪。據中國國內的考古資料,最早的釉陶是西漢時期的鉛釉陶器;流傳到國外的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鉛釉陶器。開始時只施綠、褐黃等單色釉,到王莽時期出現同時施黃、綠、醬紅、褐色的複色釉。東漢是釉陶最發達的時期,釉陶器的種類有壺、樽、罐、洗、博山爐、瓶等,還有塢壁建築模型和俑人、猴、鴨、狗、雞等陶塑;此外,新出現了黑色釉。
  陶器到了漢代以後,有一個突飛猛進的改進,就是在陶器上施釉,也就是我們說的釉陶。釉在克服陶器的吸水率上有突出的貢獻,陶器上了釉,會減弱它的吸水率,所以釉陶比陶器更容易使用。漢代的陶器上釉這個技術,有一種說法是西域傳過來的,不是我們自己的發明。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 在陶器上釉的藝術表現也更加豐富和成熟。
 
 

汝瓷半釉陶天青
4229

半陶釉萬壽高腳
6641

手繪青花釉陶國
946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