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錦
    蜀錦是指中國四川省成都市所出產的錦類絲織品,大多以經向彩條為基礎起彩,並彩條添花,其圖案繁華、織紋精細,配色典雅,獨具一格,是一種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的多彩織錦。它與南京的雲錦、蘇州的宋錦、廣西的壯錦一起,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名錦,有中國四大名錦之首的美譽,以年代久遠,工藝獨特而被譽為“東方瑰寶,中華一絕”,是中國珍貴的傳統文化遺產。

  品種特點
  蜀錦的品種繁多、傳統品種有雨絲錦、方方錦、散花錦、浣花錦、民族錦等。   
  雨絲錦的特點是錦面用白色和其他色彩的經絲組成,色絡由粗漸細,白經由細漸粗,交替過渡,形成色白相間,呈現明亮對比的絲絲雨條狀,雨條上再飾以各種花紋圖案,粗細勻稱、既調和了對比強烈的色彩,又突出了彩條間的花紋,具有烘雲托月的藝術效果,給人以一種輕快而舒適的韻律感。圖案豐富多彩,常見的有天安門、杜甫草堂、望江樓、百花潭、芙蓉白鳳、翔鳳游龍、蓮池鴛鴦、蝶舞花叢、葵花、牡丹、梅竹、龍鳳等。  
  方方錦的特點是緞地緯浮花,在單一地色上,以彩色經緯線配以等距不同色彩的方格,方格內飾以不同色彩的圓形或橢圓形的古樸典雅的花紋圖案,如梅鵲爭春、鳳穿牡丹、望江樓、百花潭等。
  鋪地錦又稱“錦上添花”,其特點是在緞紋組織上用幾何紋樣或細小的花紋鋪滿地子,再在花紋上嵌織大朵花卉(有的加嵌金線),如寶相花等。色彩豐富、層次分明,顯得格外富麗堂皇。
  散花錦又稱“雜花”或“滿花錦”。散花錦的特點是花紋佈滿錦地,在一幅織錦上佈滿不同的單色或複色紋樣,常用的紋樣有:瑞草雲鶴、如意牡丹、雲雁、百鳥朝鳳、龍爪菊,等等。紋飾富於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   
  浣花錦又稱花錦,它是由古代名錦“落花流水錦”發展而來的,傳說唐代卜居成都浣花溪的貴婦人根據溪水蕩漾的變化而設計的花紋,而且在錦織成後,多數在錦江上游溪水潭內洗滌,故名。其特點是組織地採用平紋或緞紋以曲水紋、浪花紋與落花組合圖案,紋樣圖案簡練古樸,典雅大方。  
  民族錦一般採用多色彩條嵌入金銀絲織成,多用於民族服飾,故名。其特點是錦面上的圖案從經緯線交織中顯現出自然光彩,富有光澤。常見的圖案有團花、葵花、“萬”字“卐”“壽”字等。
  彩暈錦的特點是織紋華貴相映,明暗匹配,層次分明,並以色暈過渡,花紋絢麗多彩,別具一格。
  發展歷史
  蜀錦興起於漢代,早期以多重經絲起花(經錦)為主,唐代以後品種日趨豐富,圖案大多是團花、龜甲、格子、蓮花、對禽、對獸、翔鳳等。清代以後,蜀錦受江南織錦影響,又產生了月華錦、雨絲錦、方方錦、浣花錦等品種,其中尤以色暈彩條的雨絲、月華最具特色。雨絲錦是利用經線彩條寬窄的相對變化來表現特殊的藝術效果;月華錦則是利用經線彩條的深淺層次變化為特點。月華錦牽經時要根據彩條配色以及經線配色的編號,按彩條的次序、寬窄、色經的深淺變化規律來排列籆子,每牽完一柳頭,必須調換一部分篗子,稱為“手換手”,此為蜀錦獨有的牽經方法。蜀錦的織造在漢唐時期以多綜多躡織機為主,唐宋以來使用束綜提花的花樓織機。現代蜀錦採用的是分條整經的方式,適宜於牽彩條經。蜀錦歷史悠久,秦漢末年已有大量生產,蜀丞相諸葛亮把蠶桑生產放在重要位置,蜀錦在當時不僅是對外貿易的商品,而且也是軍費開支的來源。唐代蜀錦技術有很大發展,並遠銷到日本、波斯。北宋建立成都錦院,元明以來品種更多,應用更廣。蜀錦(包括經錦和緯錦)常以經向彩條為基礎,以彩條起彩、彩條添花為特色,織造時有獨特的整經工藝。朱啟鈐《絲繡筆記》:“蓋春秋末時蜀未通中國,鄭、衛、齊、魯無不產錦。”又雲:“自蜀通中原而織事西漸,魏晉以來蜀錦勃興……”西漢時,蜀錦品種、花色甚多,用途很廣,行銷全國。《太平御覽》引《諸葛亮集》:“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唯仰錦耳”。唐代蜀錦保存到現代的有團花紋錦、赤獅鳳紋蜀江錦等多種,其圖案有團花、龜甲、格子、蓮花、對禽、對獸、鬥羊、翔鳳、遊鱗等。宋元蜀錦仍然品種繁多,十分精美,可從元《蜀錦譜》中窺見一斑。明末全國性大動亂對蜀錦生產摧殘嚴重,清代蜀錦得到恢復,並受到江南織錦很大影響。

  遺產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蜀錦織造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四川省成都市的葉永洲、劉晨曦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面臨挑戰
  蜀錦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數碼錦對手工蜀錦的衝擊。數碼錦是由電腦數碼印刷合成,成本低、價格低,而蜀錦則是手工織造,即使是有經驗的老藝人,一小時滿負荷操作至多能織出二三釐米的蜀錦,因此成本高、價格也高。同樣的圖案數碼錦便宜,蜀錦卻貴。其實數碼錦的藝術價值遠遠比不上真正的蜀錦。
 
 

蜀錦卷軸(豎軸
15597

古蜀錦珍藏版卷
467300

蜀錦卷軸(豎軸
28017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