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房”之名,起於我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西元420-- 589年),專指文人書房而言,以筆、墨、紙、硯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們譽為“文房四寶”。
唐代才女薛濤曾作詩《四友贊》:“磨潤色先生之腹,濡藏鋒都尉之頭,引書煤而黯黯,入文畝而休休。”詩中所歌詠的就是硯、筆、墨、紙。筆墨紙硯被稱為“文房四寶”,自古至今,一直深受文人雅士和凡夫俗子的喜愛。
北宋蘇易簡著《文房四譜》,一名《文房四寶譜》,敘述這四種文具的品類和故實等。這些文具,製作歷史悠久,品類繁多,歷代都有著名的製品和藝人。如安徽涇縣(原屬甯國府,產紙以府治宣城為名)的宣紙,歙縣(原徽州府治)的徽墨,浙江吳興(原為湖州府治)的湖筆,安徽涇縣(原屬甯國府,產筆以府治宣城為名)的宣筆,廣東高要(原為肇慶府治,古名端州)的端硯,以及與端硯齊名的歙縣(原歙州府治)的歙硯。
古人不僅給筆、墨、紙、硯取了名字,而且還給它們封了官職。
筆
書寫用品,因筆桿以竹管作成,使用時要飽蘸墨水,故封之為中書君、管城侯、墨曹都統、墨水郡王、毛椎刺史
墨
多以松煙製成,品質上乘的還要添加香料,故封之為松滋侯、黑松使者、玄香太守、亳州楮郡平章事
紙
性柔韌,可隨意裁剪,且以潔白者為佳,故封紙為好畦(侍)侯、文館書史、白州刺史、統領萬字軍略道中郞將
硯
儲墨之器,質地堅硬,幫封之為即墨侯、離石侯、鐵面尚書、即墨軍事長。
文房四寶與領導之道
筆墨紙硯,被喻為“文房四寶”,其材質不同,功能各異,唯配合精當,方能造就精美的書法作品。蘊含在“文房四寶”中的道理,與領導工作中的某些規律,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書法講究運筆。運筆要“活”,需臨摹百家帖,各取所長。而在事業的發展中,能走多遠,取決於能看多遠;看多遠,取決於能站多高。
書法講究點墨。用墨要富有感情、賦予激情,才能力透紙背,入木三分。領導工作的物件是人,表乎“情”、做之“實”應是題中應有之義。將心比心,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做工作。
書法講究用紙。不同的紙類有不同的用處,適合創作的風格也不一致。領導工作艱巨複雜,客觀物件複雜多變,因此領導者要掌握科學的領導藝術,因地、因人、因勢進行領導。
書法講究用硯。硯臺必須堅持每天換水清洗,方能常用常新。現代領導面對變化了的形勢和任務,抱殘守缺不行,故步自封不行,僵化傳統不行,唯有像“換水養硯”一樣,及時更新知識,不斷拓展本領空間,才能適應科學發展的需要以及領導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
其他文房用具
在古代的文房書齋中,除筆、墨、紙、硯這四種主要文具外,還有一些與之配套的其他器具,它們也是組成文具家族中必不可少的一員。明代屠隆在《文具雅編》中記述了四十多種文房用品,通常較為常見的有:
筆架:又稱筆格、筆擱,供架筆所用。往往作山峰形,凹處可置筆。也有人物和動物形的,或天然老樹根枝尤妙。
臂擱:又稱秘閣、擱臂、腕枕,寫字時為防墨沾汙手,墊於臂下的用具。呈拱形,以竹製品為多。
詩筒:在日常吟詠唱和書於詩箋後,可供插放的用具。多以竹制,取清雅之意。
筆筒:筆不用時插放其內。材質較多,瓷、玉、竹、木、漆均見製作。或圓或方,也有呈植物形或他形的。
筆洗:筆使用後以之濯洗餘墨。多為缽盂形,也作花葉形或塔形。
墨床:墨研磨中稍事停歇,因磨墨處濕潤,以供臨時擱墨之用。
墨匣:用於貯藏墨錠。多為漆匣,以遠濕防潮。漆面上常作描金花紋,或用螺細鑲嵌。
鎮紙:又稱書鎮,作壓紙或壓書之用,以保持紙、書面的平整。常作各種動物形。
水注:注水於硯面供研磨,多作圓壺、方壺,有嘴,也常作辟邪、蟾蜍、天雞等動物形。
硯滴:又稱水滴、書滴,貯存硯水供磨墨之用。
硯匣:又稱硯盒,安置硯臺之用。以紫擅、烏木、豆瓣摘及漆制者為佳。
印章:用於鈐在書法,繪畫作品上,有名號章、閒章等,多以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製成,也有銅、玉、象牙章等。
印盒:又稱印臺、印色池,置放印泥。多為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