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彩
    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裝飾的一種。又稱“窯彩”。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種主要裝飾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乾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繪製各種紋飾,然後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淺色面釉,入窯高溫(1200~1400℃)一次燒成。燒成後的圖案被一層透明的釉膜覆蓋在下邊,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顯得晶瑩透亮,它的突出優點在於不受磨損、永不褪色、無鉛無毒、光滑平整、操作簡單。
  釉下彩的歷史
  釉下彩瓷的出現應追溯到漢末三國時期,不過當時只是以赫色顏料簡單地點彩來裝飾瓷器,還沒有刻意地繪製紋飾。真正的釉下彩繪瓷應出現在唐代。當時湖南長沙窯的工匠們以氧化鐵,氧化銅為彩料在素坯上繪出不同的圖案,或寫上文字、詩句,然後施青釉經1220℃~1270℃高溫燒制。其後陝西黃堡耀州窯,浙江慈溪越窯等瓷窯亦紛紛效仿,從此釉下彩廣泛流行,屢屢創出驚世之作。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被世人稱為“國瓷”的青花瓷了。
  釉下彩的分類
  釉下彩分為青花、釉裡紅、色彩合成、釉下五彩這幾大類。
  青花是釉下彩的一種品種。是用含有鈷的珠明料為著色劑,在瓷胎上繪畫,再罩以透明釉,經高溫燒成白地藍花,故名青花。唐代河南鞏縣窯已有燒制,元代中後期,青花瓷工藝已經成熟,明代景德鎮青花瓷發展到最高的階段,以其胎釉潔潤、彩色鮮豔的特點而成為主流瓷,並且長達六百年盛行不衰。
   釉裡紅也是釉下彩的品種之一。以氧化銅為著色元素,在瓷胎上彩繪,施釉後經高溫焙燒而成,白地紅彩,紅彩在釉下,故名。始於元代景德鎮窯。
  色彩合成因其在一件瓷器上同時用青花和釉裡紅兩種色彩裝飾,故名。畫面由紅、藍兩色組成,二者相互襯托,相得益彰,俗稱“青花加紫”。
  釉下五彩在景德鎮也叫窯彩,是一種釉下高溫燒成的彩繪方法。窯彩集中了許多表現方法的特長,將點、洗染、勾、塗、空白線條等不同方法綜合運用,效果良好。現在釉下五彩所用顏色有豔黑、草青、文章拷貝于華夏陶瓷網海碧、金茶、瑪瑙紅、紫色、大綠、墨綠、藍綠和黃色等幾十種。
  釉下彩的裝飾方法
  一種是釉裡紅線繪,即在坯胎上用釉裡紅作線條描繪紋樣,在高溫條件下燒成會出現“飛紅”,影響品質。
  第二種是釉裡紅塗繪,以釉裡紅成塊、成片地表現圖案,如明代的一些釉裡紅“三魚”、“三果”、“雙龍”紋飾。這種表現方法,通常和胎體的模印、刻劃的圖案結合在一起。
第三種是釉裡紅作地留白,是用釉裡紅塗抹圖案以外的地方,圖案為白色(或罩上透明釉色)。這種方法,也往往在胎體上將裝飾紋樣刻劃或模印出來。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區別
  釉上彩是指在已燒成的白釉或澀胎瓷器上,用色料繪飾各種紋飾,再於700℃—900℃左右的低溫窯爐中二次燒造,低溫固化彩料而成。其彩料應用廣泛,釉色鮮豔,品種豐富且藝術性較強。因彩繪施於釉上,因而易磨損,易受酸堿等腐蝕。 釉下彩是指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繪圖案之後,再施釉進入高溫窯焙燒而成的。燒成後的圖案被一層透明的釉膜覆蓋在下邊,顯得晶瑩透亮,保存完好,經久不退。
 
 

骨瓷釉下彩玉蘭
3221
分享到: